高溫真的會影響智力 大夏天網購千萬要開空調啊
近日,電影《少年的你》官宣,男主角易烊千璽的圓寸頭上了熱搜。
先不討論帥不帥的問題,“四字弟弟”的這個發型,在這樣的盛夏酷暑里,也許是非常科學又明智的。
最近發表在《PLOSMedicine》上的一項研究表明:在盛夏的熱浪中,普通人的大腦都會轉得比平時慢。讓腦子盡可能涼快一些,是高溫天里每個人應該考慮的問題。
室溫越高
學習能力越差
大多數人對于暑天高溫的關注,集中在室外氣溫又飆到多高了。其實,在室內也會受到熱浪影響,而且影響巨大。
現加州洛杉磯大學經濟學副教授JisungPark教授,收集了來自美國最大的院校體系——紐約公共院校體系的行政管理數據作為觀察樣本,他發現:每當氣溫上升時,學生的考試成績便會下降。在室溫為70華氏度(約26℃)的條件下時,室溫每升高1華氏度,學生的應考狀態就會下降0.22%。在室溫為90華氏度(約32℃)時,學生們的狀態下降甚至達到了15%。
在今年7月10日上線的《PLOSMedicine》中,也有新研究證實了這個觀點:室內高溫,會損害年輕人的認知能力。
研究的主要作者、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員JoseGuillermo介紹:“那些住在沒有空調寢室里的大學生,比有空調的大學生腦子轉得慢。”
研究團隊在2016年的夏天,持續追蹤了2批美國學生的寢室內環境、生理和腦功能指標。這12天里,前5天氣溫正常,接著連續5天熱浪來襲,最后2天氣溫下降。科學家發現:在熱浪期間,住在沒有空調的寢室里的學生的反應時間要比有空調的學生長13.4%;工作記憶的測試分數低13.3%。
大腦遇熱
容易宕機放棄思考
5月17日,浙江杭州出現今年首例熱射病。當時正在工地干活的汪師傅感到頭暈目眩,隨即開始嘔吐抽搐,甚至神智不清。送到醫院就診時,病人的體溫已達到將近42℃。
核心體溫的升高,對于人類來說是致命的,只要核心體溫上升4℃,中樞神經系統就會受到不可挽回的損害。
“比如,核心溫度(內臟溫度)增加1.2℃的時候,腦灌流壓就會顯著降低,這意味著通向大腦的血流量減少。”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(CDC)的環境風險與健康影響項目主任MikeMcGeehin表示,如果體溫迅速升高,大腦中的中樞神經系統、循環系統,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。
2017年發表在《ScientificReports》上的一項研究中,日本的學者讓實驗參與者穿上通著熱水的特制服裝,使人體體表溫度上升了4.66℃;接著衣服里通冷水,使體表溫度下降。在這兩種情況下,參與者要做一些進行簡單分類的認知任務。
研究者發現:和通冷水時相比,體表被熱水加熱時人更容易出錯,而且神經活動更不活躍。這導致的大腦不光更容易出錯,而且還更不愿意思考。
而且,在炎熱的氣候中,不僅人類的大腦運轉失靈,所有靈長目動物的大腦都容易宕機。
這是因為,在進化的過程中,靈長目動物的口鼻變得越來越短,最后失去了散熱器的功能。因此人類不會像其他動物那樣,在天熱時大口喘氣就能排熱。
熱浪會促使你買買買
天越熱會覺得東西越值
高溫讓人大腦“發昏”,還有一個嚴峻的后果:你在熱浪中,更愿意買買買。
《消費心理學》雜志2013年曾發表一項由哥倫比亞大學教授LeonardLee領銜的研究,他們發現:溫度越高,人們就容易往購物車里加入更多的商品。
研究人員將44位參與研究的學生,分別放在溫暖(26℃)與涼爽(18℃)的環境里。然后給兩組學生分別觀看商品后,要求學生為自己心里對此的購買欲打分。
研究最后發現:身處在溫暖環境里的學生們,普遍對自己的購買欲打分更高;而身處涼爽環境里的學生則顯得冷靜很多。而當溫度達到30℃時,溫度對人們購物欲的影響則達到了峰值。
此外,研究人員發現,氣溫的上升會提高消費者心理對商品的價值預估。也就是說,同一樣商品,天氣越熱,你可能會覺得它價值越高。
哥倫比亞大學的這項實驗中,分別處在溫暖(26℃)與涼爽(18℃)的環境里的這兩組學生中,身處在溫暖環境里的測試者對于同一商品的估價,普遍高過了身處在涼爽環境中的測試者。那么,在溫度較高時,人們也許會愿意為了同一樣東西付更多的錢。
哦,天哪!夏天,打開某寶時,千萬要記得同時打開空調。
- 上一篇:如何規避家電維修的“陷阱” | 下一篇:最常用的幾種中央空調系統清洗方法你聽說過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