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調維修須警惕四種“消費陷阱”
從北京市工商部門了解到,隨著氣溫攀升,空調等制冷家電使用頻繁造成對空調故障維修服務的需求日漸旺盛。由于一些空調維修經營者缺乏誠信經營意識,令有關空調維修服務引發的消費投訴增加。
根據近期消費投訴內容分析,此類投訴主要存在以下問題。一是在互聯網上搜索到的維修商家良莠不齊,冒充品牌授權或不具備相關資質的情況時有發生;二是在維修過程中虛構故障,借此抬高維修費用;三是因品牌授權服務商變動頻繁,導致服務延時、服務質量下降;四是維修配件以次充好或謊稱進口材料,借機收取高昂費用。
為了避免在接受空調維修服務時遭遇“消費陷阱”,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:仔細甄別正規的品牌售后電話,可以在空調包裝內附的“三包卡”上查看官方電話或登錄該品牌的官網查詢,切勿在網上隨便查找而遭遇“李鬼”;選擇有正規資質、信譽良好的家電維修商,不要輕信小廣告上價格低廉的不明商家;在維修時應注意查看上門人員的工作證件、明確服務價格和收費標準;注意留存證據,主動索要維修工單、收費憑據、更換下來的零配件;一旦產生消費糾紛,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,維護自身合法權益。(中新)
空調維修服務亟須價格監管調控
空調維修亂象叢生,究其原因,有的故障普通消費者很難肉眼識別,再加上目前空調維修服務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,讓一些不良商家有機可乘。因此,當務之急,是要出臺全國統一的“空調維修服務行業標準”。一方面,維修行業的“散兵游勇”,要加強誠信自律;其次,有關部門要加強監管。比如,電商平臺對維修商的資質需加強審查。此外,出臺科學、透明的價格體系也很重要。
空調維修服務,亟須價格監管調控。首先,嚴格執行《家用電器維修服務明碼標價規定》,家電維修服務價格,實行市場調節價,由經營者依據經營服務成本和市場供求狀況,自主制定價格。同時,家電維修服務經營者應當按照本規定實行明碼標價,公開明示家電維修服務的價格以及服務質量標準。特別是,消費者在遇到空調維修的問題時,應該尋找正規可靠的維修商家。在維修人員上門時,要求出示收費價格表,以及維修人員應當具備的“特種作業操作證”等,并在收費后要求提供發票或者收據,以便維權。
- 上一篇:夏季空調市場有變化 | 下一篇:為什么一定要說中央空調清洗問題